首页

https://www.umhom3.com

时间:2025-05-23 20:43:32 作者:美媒揭批大规模减税法案 提醒美国民众:“除非你非常富有 否则将过得更糟” 浏览量:51697

  新华社北京8月1日电 题: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访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

  新华社记者徐壮、施雨岑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系列部署。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综合改革成效如何?怎样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各项任务如何扎实推进?新华社记者采访了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

  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问:如何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综合改革取得的成效?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体系主体框架基本确立,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

  一是建成世界最大规模且有质量的教育体系。2023年,我国有各级各类学校49.83万所,有2.91亿学历教育在校生,专任教师1892万。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实现历史性跨越。

  二是加快补齐教育短板。我们积极推进免试就近入学、划片规范入学、阳光监督入学,全国2895个县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现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三个全覆盖”,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资助金额2.6万亿元、资助学生16.2亿人次。职业教育不断提升服务人的全面成长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能力。

  三是教育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从人才培养看,每年向经济社会主战场输送1100万名大学生,其中50%以上是理工农医类人才。从科技创新看,我国“双一流”高校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在ESI排名中,中国22所大学、39个学科进入全球前万分之一;在自然指数年度榜单中,我国高校首次超越美国,位居榜首。

  这些成就的取得,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优质教育的期盼打下了坚实基础。当前,教育“量”的短板已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质”的提升成为紧迫的要求。

  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

  问:《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怎样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摆到重要位置,充分体现出教育改革从局部、个别改革到系统性、全局性改革的特点。在高等教育领域,我们将完善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机制,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突出聚焦三大类改革。

  聚焦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提升——

  首先,要围绕不同学科、不同专业所需要的核心能力,建设核心课程、出版核心教材,建立实习和科研创新所需的基础设施与实践项目,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其次,面向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急需,推进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同时推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第三,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加速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第四,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

  聚焦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首先要加强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提倡政策上和资源配置上的长期支持,实行长周期评价机制,使青年科技人才真正“十年磨一剑”。在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方面建立突破计划;支持建设青年人才发展特区。

  聚焦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首先,在大学科技成果技术转移转化方面,更加突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科技变革的目标导向。第二,加强创新机制和创新网络建设,推进区域创新中心建设。第三,加强节点建设,根据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建立技术转移中心、成果转化中心,从而推动建立全国的技术转移网络。第四,加强政策支持和人才支持,积极推进开放合作。

  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愿望

  问:如何持续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改革发展的获得感幸福感?

  答:人民群众“有学上”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上好学”成为当前教育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将按照《决定》提出的“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要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

  ——努力让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愿望更好得到满足。主要举措是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扩优就是扩大优质资源供给,我们将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办好寄宿制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等。提质就是提高基础教育育人水平,我们将推动育人方式、培养模式改革,统筹推进巩固“双减”成果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课后服务质量,强化学校主阵地作用。

  ——努力让学生成长成才通道更加宽阔。我们将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举办“少而精”的中等职业教育,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办学能力,加快推动职业教育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真正通过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体系设计,让不同禀赋、不同发展兴趣的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多样化成才。

  ——努力让终身学习资源更加丰富。按照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要求,加强教育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国家开放大学体系,建好老年大学,更好推进国家数字大学建设。同时,把数字资源有效融入到全民终身学习中,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问:下一步如何落实《决定》中对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各项部署?

  答:我们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相统一,发扬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具体将在五个方面着力。

  一是着力完善立德树人机制。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持续深化学生体质强健计划、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劳动习惯养成计划、学生心理健康促进行动等,做好学生近视防控,深入开展科学教育促进行动、青少年读书行动等。

  二是着力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积极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引导广大教师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

  三是着力发挥高等教育龙头引领作用。深入部署和加强两个“先行先试”: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先行先试;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高“适配度”上先行先试。

  四是着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聚焦破解产教深度融合这一本质难题,深化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试点、示范和标准建设,在校企双向赋能、双向奔赴,形成发展命运共同体、经济社会与教育同步发展的良好生态,重塑职业教育发展新体制。

  五是着力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加快建设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加强国际教育科研合作,鼓励国外高水平理工类大学来华合作办学。扩大中外青少年交流,建好鲁班工坊,不断扩大中国教育“朋友圈”。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长相酷似歼-20的FH-97A无人机 吸引众多外宾眼球

“现在,我们对辖区的野生动物习性很了解,人人练就多项防御技能,这样便于更好地和它们和谐相处。”吉恩斯计划,今后,再多学一些植物方面的知识,回家给孩子讲更多动植物故事,顺便在妻子和父母面前“炫耀”一番。

中埃合作再谱新篇 埃及二号卫星成功发射

习近平同志领导编制《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这是中国地方政府最早编制的一个纵跨1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其中设置了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专题,并将良好生态作为厦门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习近平同志为这座城市的永续发展深谋远虑,作出长远的科学规划。

学习进行时丨从中央深改委(领导小组)审议的文件看全面深改重大进程

3月13日晚,在宁夏银川市的一家搏击俱乐部里,一群女性搏击爱好者正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一对一的靶术训练,伴随着击打发出的“砰砰”声,女孩们汗如雨下,又飒又美。

肯尼亚政府顾问驳斥“债务陷阱论”:建议他们“多做功课”丨世界观

而另据央视新闻5月6日报道,山东舰航母编队赴台岛以东海空域开展远海战备训练,于近日返回母港。此次训练,山东舰航母编队首次成体系、成规模远赴西太平洋海域,参加了环台岛战备警巡和“联合利剑”演习,同步开展战斗值班、课题演练、飞行训练,并在岛链外与火箭军、陆基航空兵以及其他水面作战编组开展联合演练。面对外军舰机轮番侦察试探的复杂局面,编队始终积极应对、稳妥处置,有效提升了实战能力。

3月2日至13日,北京禁止运载危险化学品车辆行驶

分析人士认为,这项拨款16亿美元的法案如果最终签署成法,那么这笔巨款很有可能主要流向这两个机构。至于具体怎么花,剖析这两个机构发动舆论战、认知战的套路,就能了解个八九不离十。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